人民網聯合國4月7日電(記者殷淼 李秉新 李曉宏)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從農場到餐桌,保證食品安全”是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世衛組織希望該主題活動有助于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發出呼吁,希望國際社會共同協作努力,以確保食品在生產、分發及加工等環節的安全性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關于食源性疾病危害的新數據強調了不安全食品造成的全球威脅以及在整個食品供應鏈采取協調一致跨界行動的必要性。研究顯示,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的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并能導致從腹瀉到癌癥等200多種疾病。2010年,估計發生了涉及22種不同食源性腸道疾病的5.82億起病例,相關死亡高達35萬例。不安全食品的例子包括未煮熟的動物源食品、被糞便污染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含有海洋生物毒素的貝類等。世衛組織對食源性疾病的全球負擔進行一項分析顯示,受污染食品所導致的腸道疾病患者40%以上是五歲以下兒童。 不安全食品還可能帶來重大經濟風險,特別是在一個全球化世界中。2011年德國的大腸桿菌疫情給農民和工商界造成了13億美元損失,并向22個歐盟成員國支付了2.36億美元緊急援款。
世衛組織駐紐約辦事處執行主任雅各布·庫瑪熱森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盡管人們對餐前洗手、遵循安全的食品衛生做法,謹慎烹飪可能有危險的特定食品,以及在購買和制備食品時閱讀標簽等生活常識已不陌生,但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切實做到這些認知并不容易,特別是在非洲和東南亞等欠發達地區。
雅各布強調,國際社會必須采取可持續的對策,制定標準、建立核查程序和網絡以防止或減少食品安全的風險。
(原標題:世衛組織呼吁國際社會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